腦爸打: 網頁設計, 網站製作, 手機應用程式開發 iphone Android mobile apps, SEO Google Yahoo 搜尋排名提升
青年創業故事、創業例子: 三港人登CHINA FIT健身論壇,推廣香港特色管理模式實踐研究 - 青年創業軍@青年創業軍

三港人登CHINA FIT健身論壇,推廣香港特色管理模式實踐研究

刊登日: 2024-12-16 • 作者: 青年創業軍 • 公司/機構:青年創業軍

青年創業軍主席團成員邱益忠+24/7 FITNESS CEO黃靜怡+AASFP大灣區學院創辦人余洛施三位港人登上國內健身管理論壇  推廣香港特色管理模式。

 

2024第12屆CHINAFIT/HFA (IHRSA)中國管理論壇於12月12日至13日於廈門海景洲際酒店召開,吸引近千名健身業管理層前往參加,當中有40位香港管理者前往。

 

AASFP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是該次活動的協作機構,來自香港的AASFP大灣區學院創辦人余洛施(Jacqueline)為大會顧問,除了協助策劃大會活動及進行香港地區嘉賓的邀約,更於12號晚上歡迎晚宴上為CHINAFIT健身出海奧新健身考察分享會其中一位分享嘉賓。

 

Jacqueline表示在協助CHINAFIT統籌參觀澳洲遊學考察的俱樂部過程中發現,Fitness First及jetts同屬於FITNESS & LIFESTYLE GROUP旗下的品牌,該集團旗下包括GOODLIFE HEALTH CLUBS、Fitness First、jetts、zap 及BARRY'S,通過不同品牌的經營策略呼應現在市場的情形,迎合不同定位人群的需求以及滿足不同消費水平的人群,她預計未來大灣區的健身中心會參考此營運方式。

 

根據IHRSA Reports Wellness Creative Co; Customer Market Insights資料顯示,健身市場滲透率最高的國家是瑞典(34%)、其後是美國(30%)、英國(23%)、澳洲(23%)、及德國(22%),亞洲最高的地區則是新加坡(7%)及日本(6%)。青年創業軍主席團成員、香港健身Guide主席邱益忠(Gordon)是今次盛事、香港3位分享嘉賓之一,他表示,根據香港健身Guide的調查,香港健身市場滲透率(擁有會籍)達6%,與新加坡及日本相若,反映在健身市場的發展上並未落後,而與瑞典、美國相比,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,「截於2023年10月,香港運動及健身場地高達1,355間,較2016年上升一倍,假若香港未來經濟穩定地成長,在未來相關數字超過2,000間絕不意外」。

 

邱益忠補充,香港運動員在奧運及其他運動項目上取得佳績,加上啟德體育園及Go Park開幕,令家長較10至20年前更接受子女在運動產業發展,例如成為運動員、物理治療師、體適能教練、運動科學專才、運動公關、運動治療師等,不怕子女「搵唔到食」。

 

24/7 FITNESS董事及行政總裁黃靜怡(Ingrid)是另一位來自香港的分享嘉賓,今次該集團有30多名股東前往廈門交流,相當重視整個活動。黃靜怡在會上分享,24/7 FITNES成功因素包括「強大的加盟商支持」、「初始資本支援」、「高透明度收費」、「活力的品牌形象」、「減省宣傳開銷」、「智能化及自動化」、「集體折扣」、「集體折扣」以及「彈性自主」,同時避免特許經營伙伴間的激烈競爭及壓力行銷(Hard Sell),這是為何24/7 FITNESS在短短6年時間,將分店數目突破100間,每年刷新本地連鎖分店的數目。

 

友善共融經營以及物資捐贈亦是24/7 FITNESS的方向,例如視障人士想做運動,未必間間健身房能夠配合,而黃靜怡表示所有分店容許導盲犬進入,陪伴視障人士做運房;而從2022年開始每星期亦有義工進行探訪,從而回饋社會。

 

AFMC (亞洲體適能醫學中心)體適能教練雷健林(Tiger)特地前往廈門與眾多業界人士交流,他留意到現時內地運動健身發展需求量龐大,疫症後環境市民對健康要求持續上升,從亞太區與外國市場延伸至全球市場未來發展方針,作中國內地市場參考,概括講者們演繹行內發展四大方向、「定位」、「場館」、「運動社群」及「生活模式」;「今次由香港坐高鐵去廈門只係4小時,比坐飛機更方便,亦發覺香港健身從業員的思維及技能要在大灣區發展也有一定優勢」。

 

OneCallAway.Fitness創辦人、香港運動與健體科技協會副會長歐鴻斌表示,近年他亦積極開發深圳市場,特別是筋膜刀舒緩痛症服務,「深圳每1小時大約收費200至400元,雖然費用較香港低,但旨在開拓一個新市場及人際網絡」。今次前往廈門,歐鴻斌認為,隨着疫情影響民生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重視,國內市場發展迅速,正正追趕國際市場,我會建議體適能教練可以嘗試報讀aasfp運動按摩證書課程、手法治療證書課程等,亦學習如何使用兩地的社交媒體去建立個人Branding,亦相當重要」。

 

 

中為AFMC (亞洲體適能醫學中心)體適能教練雷健林(Tiger)  右為香港運動與健體科技協會副會長歐鴻斌

(中) 為AFMC (亞洲體適能醫學中心)體適能教練雷健林(Tiger) (右)為香港運動與健體科技協會副會長歐鴻斌

Share:
116


> > 按此回到「青創軍報」,查看其它創業故事報導